行业新闻

Preen相关行业讯息在这里

购买充电桩检测设备时,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技术参数和认证资质?

2025-08-29

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充电桩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,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车辆充电安全与用户用电体验。充电桩检测设备作为保障充电桩性能达标的“体检仪器”,其自身的性能与可靠性至关重要。若检测设备技术参数不足,可能无法精准发现充电桩的潜在问题;若缺乏必要的认证资质,检测结果则不具备权威性,难以作为合规依据。

电动车交直流充电桩测试系统.png

一、需重点关注的核心技术参数

技术参数决定了检测设备的检测能力与精度,需结合充电桩的类型(交流/直流)、检测项目(电气性能、安全保护、通信功能等)针对性选择,核心参数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。

(一)电气参数范围:适配充电桩的“量程覆盖”

检测设备的电气参数范围需与被检测充电桩的额定参数匹配,若量程不足,将无法完成全工况检测;若量程过大,可能导致小参数检测精度不足。

电压测量范围:

交流充电桩:需覆盖220V(单相)、380V(三相)的常见电网电压,测量范围建议≥0-500V(交流),精度≤±0.2%FS(满量程误差),以满足充电桩输出电压波动、偏差等项目的检测需求。

直流充电桩:电压范围更广(如300V-1000V),检测设备需支持≥0-1500V(直流),精度≤±0.1%FS,确保能精准测量充电桩的输出电压、纹波电压等参数(如纹波电压需**至mV级)。

电流测量范围:

交流充电桩:额定电流多为32A、63A,检测设备电流范围建议≥0-100A(交流),精度≤±0.2%FS,且需支持宽范围的功率因数(0.5-1.0)测量,适配不同负载下的电流检测。

直流充电桩:电流可达120A、200A甚至更高,检测设备需支持≥0-500A(直流),精度≤±0.1%FS,同时需具备短时大电流(如3倍额定电流)耐受能力,应对充电桩的短时过载测试。

功率测量范围与精度:

功率是反映充电桩输出能力的核心参数,检测设备的功率范围需覆盖被检测充电桩的额定功率(如交流11kW、直流60kW、120kW等),建议功率范围≥0-500kW,有功功率测量精度≤±0.1%FS,确保能准确检测充电桩的额定功率、效率等指标。

(二)动态响应性能:捕捉瞬态变化的“灵敏度”

充电桩在运行中存在电压、电流的瞬态变化(如启动瞬间的电流冲击、负载切换时的电压波动),检测设备的动态响应性能需能精准捕捉这些变化。

响应时间:建议≤10ms,确保能及时记录电压跌落、电流骤升等瞬态过程(如充电桩过流保护动作时的电流变化),避免因响应滞后导致数据丢失。

采样率:采样率越高,对瞬态信号的还原度越好,建议采样率≥10kHz,尤其在检测充电桩的纹波、谐波等高频信号时,高采样率能保证波形细节的完整性(如纹波频率可达20kHz,需足够采样率才能准确分析)。

(三)通信协议兼容性:实现数据交互的“桥梁”

充电桩需与检测设备进行数据交互(如读取充电桩的内部参数、控制充电桩的运行状态),因此检测设备需支持充电桩的主流通信协议。

硬件接口:需配备常见的通信接口,如CAN总线(支持CAN2.0A/B)、RS485、以太网(RJ45)、USB等,以适配不同充电桩的通信接口类型。

协议支持:需支持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等主流充电桩通信协议,以及国际通用的OCPP(OpenChargePointProtocol)协议(如OCPP1.6、OCPP2.0),同时需兼容常见的私有协议(如部分充电桩厂商的定制协议),避免因协议不兼容导致无法完成通信功能检测。

(四)安全保护性能:保障检测过程安全的“防线”

检测设备在与充电桩连接检测时,需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功能,避免因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。

过压/过流/过载保护:当检测回路出现电压过高、电流过大或过载时,设备需能自动切断回路,保护设备与充电桩安全,建议过流保护阈值可手动设置(范围0-1.5倍额定电流)。

绝缘与耐压性能:设备外壳与内部电路的绝缘电阻需≥100MΩ,耐压等级需≥2kV(交流)/3kV(直流),确保在高电压检测场景下无漏电风险。

防误操作保护:需具备操作权限管理、关键步骤二次确认等功能,避免误操作(如误设高电压参数)导致的设备损坏。


二、需重点核查的认证资质

认证资质是检测设备性能与合规性的“凭证”,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权威性与认可度,需重点核查以下几类认证。

(一)计量认证:确保检测数据的“合法性”

计量认证是检测设备的基础认证,表明设备的测量精度符合法定要求,是检测结果被监管部门认可的前提。

CMC认证:即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”,属于我国强制性认证,凡用于贸易结算、安全防护、医疗卫生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计量器具,必须取得CMC认证。购买时需确认设备已获得CMC认证,且认证范围涵盖所检测的参数(如电压、电流、功率等)。

校准证书:设备需由具备资质的计量机构出具校准证书,证书需明确各参数的校准结果(如误差值、不确定度),且校准日期在有效期内(通常校准周期为1年)。校准证书能证明设备当前的测量精度符合要求,避免因设备漂移导致检测误差。

(二)行业合规认证:适配充电桩检测的“专项资质”

充电桩检测需符合特定的行业标准,检测设备需通过对应的行业合规认证,以确保能满足标准中的检测要求。

GB标准适配认证:需符合我国充电桩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,如《GB/T18487.1-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《GB/T20234.1-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等,设备需通过相关机构的测试,证明其能按标准要求完成检测项目(如绝缘电阻测试、保护接地连续性测试等)。

行业协会认证:部分行业协会(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)会对充电桩检测设备进行认证,通过认证的设备通常经过了严格的性能测试与现场验证,具备更高的可靠性,可优先选择。

(三)安全认证:保障设备自身安全的“基础凭证”

检测设备自身的安全性能需通过权威安全认证,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。

CE认证:若设备涉及进口或出口,需具备CE认证(欧盟强制性安全认证),证明设备符合欧盟的安全、健康、环保要求,涵盖电气安全、电磁兼容等方面。

CCC认证:即“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”,对于列入CCC认证目录的电气设备(如大功率检测仪器),必须取得CCC认证,认证内容包括电路安全、外壳防护、电磁兼容等,是设备在国内合法销售与使用的必要条件。

防护等级认证: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防护等级(如IP等级),若在户外或潮湿环境使用,设备需具备IP54及以上防护等级(防尘、防溅水);若在粉尘较多的工业车间使用,防护等级建议≥IP65(防尘、防喷水),确保设备不受环境影响。


三、购买时的“附加考量因素”

除技术参数与认证资质外,还有一些附加因素会影响设备的使用体验与长期可靠性,需一并纳入考量。

(一)操作与数据处理便利性

操作界面:建议选择配备触摸屏、操作逻辑清晰的设备,支持中文界面,方便操作人员快速上手;若需批量检测,设备需支持批量参数设置与一键检测功能,提升检测效率。

数据处理功能:需具备数据自动存储、导出(如导出Excel、PDF格式报告)功能,支持检测数据的实时显示与波形分析(如电压电流波形、谐波频谱图),部分高端设备还需支持数据联网上传,便于检测数据的集中管理。

(二)设备稳定性与耐用性

元器件质量:询问设备核心元器件的品牌(如电压传感器、电流传感器是否为知名品牌),优质元器件能提升设备的稳定性与寿命(如工业级元器件的寿命通常是民用级的2-3倍)。

散热设计:检测设备在长时间运行时会发热,需具备良好的散热设计(如风扇散热、散热片散热),确保设备在满负荷运行时温度≤60℃,避免因过热导致性能下降。

售后服务:选择提供完善售后服务的厂商,如设备质保期≥2年,支持上门安装调试、技术培训;厂商需具备快速的维修响应能力(如24小时内响应,72小时内上门维修),避免设备故障影响检测工作。


购买充电桩检测设备是一项“技术密集型”的采购决策,技术参数决定了设备的“检测能力上限”,认证资质则保障了检测结果的“权威性底线”。从电压电流的测量精度到通信协议的兼容性,从CMC计量认证到GB标准适配认证,每一个参数与资质都需与实际检测需求精准匹配——若检测直流快充桩,需重点关注高电压、大电流的测量范围与动态响应性能;若检测联网型充电桩,需确保设备支持对应的通信协议与数据交互功能。

同时,附加的操作便利性、设备稳定性与售后服务,能让检测工作更高效、更省心。建议在购买前明确自身的检测需求(如充电桩类型、检测项目、使用场景),向厂商提供详细的需求清单,要求厂商出具参数验证报告与认证证书原件,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测试(如用标准源校准设备,验证测量精度)。只有综合考量、严谨筛选,才能买到真正适配需求的充电桩检测设备,为充电桩的安全运行筑牢“检测防线”。


上一篇:交流电源的过载保护功能是如何工作的?设置多少比较合理?
下一篇:交流稳压电源的常见故障有哪些?如何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?
© copyright AC Power Corp.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11062号-2
电话:86-512-6809 88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