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Preen相关行业讯息在这里

现代军用电源对重量和体积的控制达到了什么程度?

2025-05-29
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现代军事作战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。从单兵作战装备到大型武器系统,高机动性、轻量化已成为提升军事装备性能的重要方向。军用电源作为各类军事装备的 “能量心脏”,其重量和体积直接影响着装备的便携性、续航能力以及整体作战效能。无论是单兵背负的电子设备,还是无人机、舰艇等大型装备,对电源的轻量化和小型化都提出了严苛要求。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,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材料、新技术和新设计理念,使得军用电源在重量和体积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突破。那么,现代军用电源在这方面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?

新版400Hz军用航空电源.png

一、单兵作战装备电源的轻量化突破

(一)微型化电池技术的应用

在单兵作战场景中,士兵需要携带通信设备、夜视仪、智能武器系统等多种电子装备,电源的重量和体积成为影响士兵行动能力的关键因素。现代单兵电源大量采用微型化电池技术,如锂聚合物电池。相较于传统的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,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、体积小、重量轻的优势。以常见的单兵用锂聚合物电池为例,其能量密度可达 200 - 300Wh/kg,同等电量下,重量仅为铅酸电池的 1/3 - 1/5 ,体积也大幅缩小,能够轻松集成到士兵的背包或装备中,减轻士兵的负重压力。

(二)可穿戴式电源设计

为了进一步提升便携性,可穿戴式电源设计成为现代单兵电源的重要发展方向。通过将电源与士兵的服装、头盔等装备进行一体化设计,实现电源的隐形化和便捷化。例如,部分新型作战服内置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,利用士兵行动过程中的光照条件进行充电,在不增加额外负重的情况下为装备供电;还有的将小型电池组巧妙嵌入战术背心的夹层中,既不影响士兵的行动灵活性,又能随时为设备提供电力支持。


二、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电源的体积优化

(一)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发

无人机在现代军事侦察、打击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其续航能力和载荷能力与电源的性能密切相关。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装载更多电量,同时控制电源的重量,科研人员不断研发高能量密度的电池。近年来,新型的锂 - 硫电池、固态电池逐渐应用于无人机领域。锂 - 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高达 2600Wh/kg,是传统锂电池的数倍,在相同电量需求下,能够显著减小电池的体积和重量,为无人机节省更多的载荷空间,延长飞行时间。

(二)紧凑型电源管理系统

除了电池本身的优化,无人机电源的管理系统也朝着紧凑型方向发展。通过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和高效的电源管理芯片,将充电控制、放电保护、能量分配等功能集成到极小的电路板上。一些微型无人机的电源管理系统体积仅有几立方厘米,重量不足 10 克,却能实现复杂的电源管理功能,确保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电源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。


三、大型军事装备电源的轻量化进展

(一)模块化与集成化设计

在舰艇、坦克等大型军事装备中,传统的电源系统往往体积庞大、重量沉重。现代军用电源通过模块化与集成化设计,有效减小了整体体积和重量。将不同功能的电源模块,如发电模块、储能模块、变流模块等进行高度集成,减少了模块之间的连接线缆和冗余部件。例如,某新型舰艇的电力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后,整体体积缩小了 30%,重量减轻了 20%,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。

(二)新材料的应用

新型材料的出现为大型军事装备电源的轻量化提供了新的可能。在电源的外壳和结构部件中,采用高强度、低密度的复合材料,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。这种材料的强度比钢材高得多,但重量却只有钢材的 1/4 - 1/5 ,能够在保证电源结构强度的前提下,大幅减轻重量。此外,在电源内部的散热部件中,使用高导热率的纳米材料,如石墨烯散热片,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,避免了因采用传统散热结构而增加的体积和重量。


四、未来发展趋势展望

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,现代军用电源在重量和体积控制方面将取得更大的突破。在电池技术领域,研发中的锂空气电池、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,有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,进一步减小电源的体积和重量;在电源管理方面,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,将使电源系统更加智能化,实现能量的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,间接达到减重和缩小体积的效果。此外,3D 打印技术的发展,也为军用电源的个性化、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,能够根据不同装备的需求,定制出最优化的电源结构。


现代军用电源在重量和体积控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从单兵装备到大型武器系统,电源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趋势愈发明显。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军事装备的性能和作战能力,也为未来军事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,我们有理由相信,军用电源将在重量和体积控制上实现更大的飞跃,为现代军事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竞争力。


上一篇:工业生产线上使用的直流测试电源需要满足哪些特殊要求?
下一篇:如何判断一款交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精度是否达标?
© copyright AC Power Corp.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11062号-2
电话:86-512-6809 8868